close

久違了! 中橫公路「有條件」悄悄通車

作者: 記者陳秋雲、林佩均╱中橫直擊 | 聯合新聞網 – 2011年10月31日 上午11:26

 

久違了,中橫!在梨山人不求安全,「只求有條回家的路」訴求下,暌違十二年的中橫,已有條件悄悄通車。

榮民血汗鑿出的中橫,曾是台灣公路史的驕傲;九二一地震及幾次風災,讓中橫柔腸寸斷,封山聲浪四起,連Google電子地圖都將中橫「除名」。

如今的中橫,從省道降級變成緊急救難道路,每天上午七點、下午五點,谷關與德基兩管制站開放梨山居民通行。

暌違十二年,記者搶在全面通車前,兩度巡禮中橫,入目所見,不禁要問「這是昔日美景天成的中橫嗎?」

一早不到七點,近百輛車匯集在谷關管制站排隊等開放,記者雜在車隊中,忽然傳來「前面灌漿,要慢點放行」,眾人似乎早已習慣等待。

 


中橫奇景 溪與路齊

對講機傳來聲響,隨後柵欄一開,車隊有秩序的進入中橫。車到中途,大甲溪就在路邊「溪與路齊」,山上流下的土石全堆積在溪中,河流與公路相伴,成了中橫奇景。

同行的泰雅族原住民瓦樣說,以前從公路摔下大甲溪,聽到慘叫聲是「啊…碰」,現在是直接觸地「無聲」。

群山間 危險土石瀑

仰望藍天,沒變;群山間掛著一條條土石瀑,山坡上幾個「蜘蛛人」吊鋼絲探勘地質,該有廿層樓高吧,記者停車拍照,馬上挨罵「不要命!」工人急吹哨,揮臂催促離開。

原來這種裸坡極危險,不知何時有落石,梨山中華電信主任賴宏憲有回載母親下山,突然落石如雨,通過後他母親下車跪地禱告兩分鐘才起身。

公路總局谷關工務段統計,中橫谷關基路段,今年到九月底已發生七十五次大規模落石,交通部人員九月初視察時,就有落石砸到車隊。

「沒雨不代表就安全」,農友吳立行說,山上溫差大,土石鬆緊間就會往下滾,「經驗告訴我們,聽到小石滾動,馬上閃人找掩護」。山上台灣獼猴看多這幕,還會丟石頭嚇人,「笑看」工人到處躲。

中橫上有土石坡,下有砂石河。青山到德基,山壁像是開採過的黃土礦坑,以前的公路不見蹤跡,已成山的一部分。


梨山人 憂心封山論

明年元旦,台中市府要在梨山辦升旗、迎曙光,開放讓民眾預約從中橫上梨山,梨山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,擔心有個萬一「封山論」再起。

 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中橫中斷12年 往梨山路段悄開通

 (2011-10-31 20:00)  公視晚間新聞

 

921 強震之後,中橫通往梨山的道路就中斷,使得大台中地區如果要通往梨山,必須繞過 大半台灣,從宜蘭方向進入,或者從合歡山經過大禹嶺繞道,往往得多花上好幾小時,也讓當地產業沉寂好一陣子,在當地民眾強力要求之下,中橫通往梨山路段已 經悄悄有條件通車,儘管一天只有兩個時段開放通行,不過每到開放時間前就會有大批居民在管制哨前大排長龍,他們說這個路段可以搶通,對他們的生計有相當大 幫助

 

儘管距離開放通行時間,還有好幾個小時,管制哨前已經排了長長的車龍,他們都是梨山當地的果農和居民,每天就等這個時候,可以開比較短的路程回梨山

 

劉太太在梨山種水蜜桃已經30多年了,921地震之後,賴以為生的中橫公路柔腸寸斷無法通行,被迫選擇的方法,就是繞過大半台灣,或是多開好幾小時的路,才有辦法將辛苦種植的農產,運到山下來

 

多耗費多少成本,他說已經難以估計,現在中橫有條件通車,對當地人的生計來說,梨山終於可以多一個方式,和外界聯繫

 

一路顛簸之後,還得穿過好幾個危險路段,這裡就是當年,榮民血汗鑿出的中橫公路,歷經921和多次風災,中橫台八線,上谷關通往德基路段多處路基流失,沿途岩層長久風化,都是屬於高危險的極易落石區,不過顧及居民生計,每天兩個時段,在工務單位帶領下有條件通車

 

工務單位說,這個路段都是屬於高危險的落石路段,路基岩層都不穩定,不過在當地民眾要求下,是以緊急救難道路條件管制通車,在生計、安全以及環境復育的多重顧慮下,也凸顯向老天搶路的無奈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4sispeach 的頭像
    4sispeach

    【非桃不可】梨山甜柿/梨山水蜜桃 部落格

    4sispe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